学院作为天津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于9月24日至10月14日成功举办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分批有序接待4521名小学生及586名高中生参与实践。活动精心打造集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深度体验模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见识,充分彰显了基地的育人功能。
本次活动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形式新颖多元,为学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劳动教育盛宴。
在绿色生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们借助VR技术进入虚拟场景,直观感知生态环境的变迁,在科技互动中增强了环保意识。
香水文化课程则引领学生步入芬芳世界。专业教师系统讲解香水的历史沿革与制作工艺,学生们亲手调配香料,打造专属香水,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化学知识与艺术创造的交融。
“闻香识中药—巧手做香囊”活动融合传统文化与手工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辨识中药材的香气与功效,亲手选药、缝制香囊,既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也锻炼了动手能力,让传统技艺在指尖传承。
京剧元宇宙课程突破时空界限,通过生动讲解,学生深入了解了京剧的历史渊源、行当分类与艺术特色,仿佛完成一场与国粹的跨时空对话。在京剧形体教学中,学生们跟随专业教师学习基本身段与动作,于举手投足间感悟京剧艺术的魅力,提升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射箭与素质拓展课程注重身心锻炼与团队协作。射箭环节中,学生掌握基本技巧与安全规范,在拉弓射箭中培养专注与自控,素质拓展则通过团队游戏与挑战任务,强化沟通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智能车体验紧跟科技前沿,学生不仅了解智能车的构造与原理,还亲手操作相关设备,激发对现代科技的浓厚兴趣,为未来探索创新科技埋下种子。


除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外,学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团队还打造了以“长征精神伴我行”为主题的思政故事课。教师深情讲述长征路上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仿佛重回那段筚路蓝缕、信念如磐的艰苦岁月,在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基地的设施与资源,不仅助力学生技能提升,更在潜移默化中锤炼意志品质,为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与良好的劳动习惯奠定基础。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学院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周密筹备。化工与环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美劳部及资产管理部等部门结合专业优势,组建志愿者团队,提供周到引导与服务;各二级学院专业教师负责课程讲授与实操指导,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学生学有所得。
学院党委保卫工作部将活动安全置于首要位置,提前研判制定周密应急预案,全面加强重点区域巡逻与值守,细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筑牢学生安全防线。资产管理部统筹教学设备调配与日常维护,确保各类设施运转稳定、高效支持课程实施。党委学生工作部积极协调学生活动中心等场地资源,为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充分的空间保障。基建后勤部全力做好热水供应与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整洁舒适的活动环境。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共同为活动的平稳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一贯重视劳动教育,持续投入资源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凭借完善的硬件设施与专业的师资队伍,已先后获评“天津市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宁河区职业体验实践基地”及“滨海新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目前,基地设施完善,可同时容纳800名中小学生参与单日劳动实践、科普活动及职业体验。基地年均接待量超一万人次,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质劳动教育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始终将服务社会视为重要使命。本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学院将优质职教资源向基础教育辐射、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生动实践。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专业化的组织实施,学院不仅提升了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实践能力,更将基地打造为展示职教成果、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窗口,实现了社会服务职能与“双高”建设内涵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