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强教必先强师——学院组织开展暑期培训与实践锻炼内部交流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2日点击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意见》,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切实加强学院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学院近期组织开展了暑期培训与实践锻炼内部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化工与环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交通与建造学院、财经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总结交流,参与人员涵盖暑期参加培训的全体专任教师。活动通过专项汇报、案例分享、校企对话等多元形式,对教师暑期参与国培、企业实践、研学考察所获成果进行系统展示,成功实现 “一个人受训、全院受益” 的倍增效应,为学院打造高素质 “双师型” 教师队伍注入了强劲动能。

绿色化工,标准先行

化工与环境学院:10名教师携企业标准返校,把“工匠精神”写进课程孙艳丽、孙义等10名教师先后深入莱州泓嘉机械、天津中环宏泽环境检测、益倍生物科技、长芦汉沽盐场等9家企业,带回智能化生产线视频、环境监测最新标准、绿色海盐工艺图谱、防腐保温技术规范等一手资料。学院迅速制定三项落实方案:一是新建“企业标准资源库”,把检测规范、质量手册、SOP作业指导书转化为教学案例;二是与成江耀华化工、瀚海星云数字科技共建“绿色化工联合实训室”,开发“智能制造+绿色工艺”实训项目10个;三是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产业导师”,每学期驻校4周参与课程设计与评价,推动“双师型”教师比例年内提升20个百分点。

数字孪生,智造未来

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国培课堂直通智能产线孙宏图、姚瑶等4位国培学员现场演示ABB机器人编程、PLC控制、虚拟调试,把培训学到的“真刀真枪”搬入实训中心;孙健鹏、李健等6位企业实践教师携天津东石北美、途俊智能、博航恒业等真实项目入校,现场展示AGV调度、芯片测试、磁悬浮设备运维案例,实现培训—实践—教学“无缝衔接”。

undefined

岗课赛证,AI赋能

人工智能学院:联想国培“岗课赛证”融合,虚拟仿真直通课堂高玉昱老师汇报联想国培成果,现场演示“虚拟仿真+智慧课堂”平台,分享“以产业需求倒推教学内容”的岗课赛证融合路径,为全院教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改革模板。

深耕产教,交通先行

交通与建造学院:11名教师“顶岗”2个月,把企业项目变成新课标王媛团队把“滨海智慧园区”BIM模型带回课堂,刘菁团队把“无人机+无损检测”写入新课标,吴晓晴把ABB机器人柔性产线变成实训项目;与8家企业签订《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协议》,共建教师培养基地5个、联合实训室2个,新开“新能源储能技术学徒班”等订单班3个。


     

数智财经,链通产业

财经商贸学院:智能仓储+跨境物流,真实数据融入新课程11名企业实践教师把久和供应链智能仓储、立达信智慧社区等真实数据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课程内容每年更新30%、实践学时占比50%”的改革目标;5个系部开展“述讲述学+新课试讲”,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入《数智财税》《智慧供应链》等12门课程。

红旗引路,铸魂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从“解放”到“红旗”,把民族工业史诗搬上思政课堂田甜老师以《百年汽车梦》为题,重温新中国第一辆“解放”卡车下线到“红旗”品牌走向世界的峥嵘历程,提炼“自立自强、勇争第一”的红旗精神,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宋翔老师走进天津市东方律师事务所,将真实案例转化为“德法兼修”教学素材;张彬彬老师把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汽红旗工厂拍成微课,让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同频共振。

未来,学院将以本次交流为契机,持续完善“培训—实践—教研—竞赛”一体化教师成长机制,推动培训成果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招生电话:022-88251843 88254113

Copyright © 2022-2023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津ICP备12004063号 津教备0086号

学生 教职工 考生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