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参观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积极探索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路径,5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师生前往南开大学,参观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展。
此次展览全景式呈现了天津市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为师生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思政教育盛宴。展览以职业启蒙、产教融合、中小学生研学等板块为核心,生动展现思政教育贯穿全学段的育人实践。职业启蒙课程以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索职业理想的内生动力;产教融合项目紧扣产业人才需求,将实践场景转化为思政育人课堂,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生研学活动则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师生们在展区内驻足观摩各校特色成果,在学院“红蓝绿三色赋能,馆校社协同共育”主题展板前,展开热烈讨论与经验交流。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反响热烈,收获颇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胡文慧感慨:“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实践的启迪,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主动打破学段“围墙”,加强协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各学段思政课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田,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学生代表们也分享了参观后的深刻感悟。国金241班周志雯比喻此次观展如同“翻开一部鲜活的思政教育史书”,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政教育层层递进,让她深切体会到理想信念如何在成长中扎根。会计244班赵亚莉表示,一体化建设打破了学段隔阂,让思政教育成为塑造三观的系统工程;新能源242班夏梓洋作为思政剧社成员,结合饰演革命先烈的经历,提出未来将以青年视角讲好思政故事,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此次观展活动不仅拓宽了师生视野,更让学院深入了解思政教育前沿动态,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切实提升育人实效,为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 | 苗建康 张 荟